政務訪談
推行32項改革舉措 全力打造廊坊行政審批效能高地
——訪市行政審批局局長田景紅
“市行政審批局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簡單事項馬上辦、復雜事項加速辦、應上盡上網上辦、管家服務省心辦的‘四辦’服務承諾,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流程最優、時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務最好的‘四最’審批服務,致力于打造廊坊行政審批效能新高地。”近日,市行政審批局局長田景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田景紅介紹,2019年,廊坊市是國家營商環境評價試點城市,市行政審批局以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工作目標,著重實施“六項攻堅”行動,推行32項改革舉措,持續優化廊坊營商環境,不斷將“三深化、三提升”活動引向深入、引向高質量。
實施企業開辦再提速、“證照分離”改革攻堅。在3月份將企業開辦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減至4個工作日的基礎上,通過優化窗口設置,推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實施審核合一、一人通辦、并聯審批等改革創新舉措,進一步將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2.5個工作日。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實現持照即可經營。切實為企業松綁減負,充分發揮市場活力。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企業達12.73萬戶,比2018年底凈增10583戶,完成全年省下達目標任務的88.33%。
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攻堅。將工程建設項目細分為五大類,協調19個職能部門,將全流程審批事項整合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實施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全鏈條管理,建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設立綜合受理窗口。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從改革前的230個工作日壓縮至58個工作日內,政府投資類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4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類房屋建筑項目、房地產及其他核準項目和工業產業及其他備案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52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類小型建筑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37個工作日內。
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拓展攻堅。全力優化廊坊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需登錄“廊坊政務服務網”,即可實現政務事項網上申報、網上辦理。183項審批服務事項已全部開通在線申報,開通比例100%。同時,拓展網上政務服務向“一微兩端”延伸,向基層延伸。實行實體大廳“一站式”服務,建設“智慧大廳”,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方便企業和群眾靈活辦理。
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攻堅。行政審批局承接的183項行政許可事項,除法律法規規定需要專家評審、聯合勘驗等審批流程復雜的事項外,其余123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面實現“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通過網上“預審”“補齊補正”等措施,申請人不必重復提交材料,即可獲得正式受理。提交申請材料原件與請領證照手續同步,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根據企業和群眾實際需求,通過視頻連線和政務專遞等措施,審批全流程實現“一次不用跑”。
實施全面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水平攻堅。積極推進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建設,進場項目全面實行網上交易受理,實現“線下無交易,網上全公開”。通過建設不見面開標大廳、電子檔案系統、投標人端移動辦公平臺,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試點推開遠程異地評標工作。日前,廊坊市出租車管理處出租汽車服務管理信息系統運維項目公開招標評標工作在廊坊市、三河市兩地順利完成,實現評標工作由“人工跑”變“網絡跑”。
實施持續提高審批服務效能攻堅。對接省“三級四同”的政務服務事項目錄,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出“開飯店”“辦學校”“建賓館”等15類49種審批服務套餐、上線“一點通”、為重大項目提供24小時不打烊“管家式”服務等舉措,持續提升審批服務效能。
田景紅表示,今后工作中,我們將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培樹“忠誠、干凈、擔當”的良好作風,找差距、抓落實,高標準完成年度各項改革任務,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